当然,城市的大商场、超市进验货比较严,山寨食品进不去,只能在农村市场和小商贩处生存。走亲访友需要采办大量年货,购物心理比较急切,很多人就图个牌子或者图个便宜,也不仔细看“真假”,买了拜年送人,所以这几年乡村里的“山寨货”特别多,“只要是商标或者电视上做过广告的,基本上都有山寨货,正月间走的量大,利润也高。”
山寨产品充斥市场,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,让许多消费者“苦不堪言”。据了解,有些误食过期食品和山寨食品产生消化不良或生病的现象增多。由于疑似仿冒的商品在生产设备上几乎没有投入,随便用个容器就灌装,根本不管卫生、标准。
像这种鱼目混珠的行为,相关部门应对其严加管理和制裁,才不会出现这么多文字游戏,加强打击力度,减少山寨商品傍的现象,同时也会减少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。